读史   [点评]

羁縻州[jī mí zhōu]

羁縻州是指古代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

。。。应该指出,这些羁縻州最初都是设立在周边各民族的疆上上。可是到后来有很多的羁縻州竟然侨置在唐朝的版图中,贞观初年为突厥诸部所置的定襄和云中两都督府,后来就分别侨置于宁朔县朔方郡宁朔县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当时属于夏州,而朔方郡就是夏州。这仅是当时侨置羁縻州的一例,当时像这样的侨置实甚繁多,殆不胜枚举。这显示着唐代的力量己难以控制有关民族的疆土,至于西域吐火罗等十六国所置的羁縻州,则已随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的失陷和陇右交通的阻塞,而无由闻问。

突厥的狼图腾

渤海国

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

靺鞨地理图

靺鞨地理图

靺鞨 [mò hé]
 
靺鞨:中国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先祖。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北魏称“勿吉”,唐时写作靺鞨。
 
“靺鞨”(mò hé)是古通古斯语,或者更精确地说是通古斯—沃沮语,这个语言后来发展成为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等通古斯民族的语言,这个词的原音可以拼为“olgi”,读为:“沃沮、窝集、勿吉、瓦尔喀(基)”,不能读成“mo he”,因为它是对olgi的音译,因此,只能读为沃沮或勿吉等,唯独不可读成“mo he”。通古斯-沃沮语“olgi”是翻花矿泉、漩流矿泉的意思。olgi(沃沮)由于战乱迁居松花江流域,他们称松花江为“粟末”,“粟末”也是古通古斯-沃沮语(亦即现代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等族语),“粟”(su)指的松花江水的色泽呈乳汁白色,意为“象乳汁一样”,“末”(mu)是江、河、大水等意思,合起来就是“象乳汁一样的大水”,这就是松花江的形象化名称。
 
东北工程

东北工程即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

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简称东北工程,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东北三省相关学术机构及大学联合组织的大型学术项目,计划为时5年,并于2002年2月正式启动。“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 是一项跨学科、跨地域、跨部门的大工程。该项工程的课题分为研究类(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翻译类和档案资料类三大系列。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古代中国疆域理论研究;东北地方史研究;东北民族史研究;古朝鲜、高句丽、渤海史研究;中朝关系史研究;中国东北边疆与俄国远东地区政治、经济关系史研究;东北边疆社会稳定战略研究。

相关问题

东北工程主张高句丽等东北民族属于中国古代地方民族政权。

东北工程主张高句丽与高丽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东北工程主张高句丽与当前朝鲜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东北工程主张高句丽与当前韩国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东北工程主张高句丽的主体部分已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其分支可能融入当前的朝鲜民族。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看高句丽与当前的朝鲜民族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tǔ yù hún] 吐谷浑
【吐谷浑】(246~317) 吐谷浑族始祖。辽东鲜卑慕客部首领,慕容廆庶兄。慕容氏。父涉归分部落一千七百户与之,与慕容廆分地而治。父死,与廆部失和,率部两迁至阴山(今内蒙古阴山)后又率部西南度陇山(今甘肃陇山),向西向南扩展,至今甘、青一带。征服当地羌、氐等族。至其孙叶延时,始以吐谷浑为姓氏、族名,亦为国号。政权组织多仿中原王朝。阿才时期(413~428年在位),势力强盛。隋开皇年间,其五世伏曾娶隋光化公主为妻。唐初,政权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臣服青藏高原地区的吐蕃,东部附唐。
不征之国
“不征之国”是明朝宗藩制度和朝贡体系下的重要政策。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对明代外交定下基调:一要奉行和睦,二则厉行海禁。奉行和平外交是华夏天朝传统的“怀柔远人”之道的延续,也是对蒙元统治者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否定。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编纂《皇明祖训》宣布将朝鲜、日本等15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这15个国家是:朝鲜国(今朝鲜)、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今越南)、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占城国(今越南南部,后被安南灭国)、苏门答腊国、西洋国、瓜哇国、湓亨国、白花国、三佛齐国、渤泥国。
这15个“不征之国”的宣布,标志着明朝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也象征明朝政府承认了上述国家的主权独立。在此后给各国的诏谕中,明朝也一再表明“共享太平之福”的立场。
朝鲜和三韩
主体思想1、传统的朝鲜历史承续表为古朝鲜(包括檀君朝鲜、箕子朝鲜卫满朝鲜)———三国时代———统一新罗———高丽———朝鲜。以主体史学观之,此表重大缺陷一为有背主体,二是偏重南方。因此,1993年12月提出史学新体系,即古朝鲜(檀君朝鲜、卫满朝鲜)———高句丽———渤海———高丽———朝鲜。在新的史学体系中,箕子朝鲜被否定其存在,三国时代唯以高句丽为正统(其故土在北方,都平壤),新罗、百济降为割据,统一新罗因有背主体(事唐)失去其历史地位,渤海国虽不在半岛,但被认为是高句丽遗民所建国家,故可承续正统。在这个新体系中,檀君占有龙头地位。据此史学新谱系,1993年5月和1994年1月先后修复高句丽东明王陵(位于平壤力浦区)和高丽太祖王陵(位于开城松岳山)。
 
中国观点2、古代朝鲜半岛南部有三个小部落,它们是马韩辰韩弁韩,合称三韩,当时朝鲜半岛北部为卫氏朝鲜(后被汉朝征服,设立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史称汉四郡)。三韩后来被新罗所统一,其存在时期后来被称作“朝鲜前三国时代”。韩国之韩即来自三韩的韩。现在的韩国人和朝鲜人都称自己为“三韩子孙”,这一点和华人自称“炎黄子孙”的缘由相似。
参考:箕子朝鲜
 隋朝统一后,为收复辽东四郡地方,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隋炀帝失败引发国内的叛乱。隋后,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复四郡,终于在公元668年灭亡高句丽,高句丽人大部分被唐军杀死,余十余万俘虏迁入内地,还有少部分人逃入百济,新罗。百济,据说是高句丽所建立的国家,后来新罗请唐朝灭亡了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

发布于 2013 年 11 月 28 日 by in 人类史, 默认

Tagged with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