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点评]

  1. 姿三次郎 少年时镇上供销社东边的集体粮站条件好。放过日本浪人(?)的片子,印象深刻。少儿时期的接触最有趣,懵懂,似懂非懂。成长阶段大量读报,尤其是《参考消息》给我的知识量大,虽然都泛泛,但知识体系是足够大了。
  2. 梦里有人说找你借一人,有趣。这是什么意思?
  3. 与什么人接近,就会不由自主一起合成共同的事业,那么你抽身离开还是会烙印深刻。比如W_EnZe抽身离开,还会念他。
  4. 每天跑步二十分钟,有氧、不出汗,解决心血、颈椎、风寒等循环系统问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不良感觉(血粘度?血脉受堵类似这类问题带来的昏昏然感)。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发布于 2011 年 09 月 05 日 by in 默认

标签 with ,

Foxmail 7.0 发布   [点评]

Foxmail 7.0

=====================
1. 产品说明
=====================

Foxmail是一款著名的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提供基于Internet标准的电子邮件收发功能。
Foxmail 7.0 在基础特性上进行了大量改进,希望为用户提供更专业更好用的邮件管理体验。
本产品为完全免费软件,欢迎您使用!
腾讯公司Foxmail开发团队衷心祝愿新、老用户使用愉快!

提醒:因为本产品是在本地电脑处理邮件,因此为了您的邮件安全,建议不要在网吧等公用电脑上使用,以免被他人窃取邮件或密码,造成损失。

===========================================
2. Foxmail 7.0的特性列表
===========================================

(1)全面支持Exchange帐号
全面支持Exchange帐号的数据同步,包括邮件、日历、联系人、邮件规则等
支持邮件撤回、外出回复、远程管理等特性

(2)快速全文搜索
搜索更快捷更稳定,支持在所有文件夹/当前文件夹进行搜索

(3)IMAP更快更流畅
改进了IMAP的功能和体验,支持只收取最近部分邮件,支持Gmail邮件的即时推送

(4)新增日历管理
所有的会议请求、工作事务,通过日历一目了然

(5)会话邮件
快速查看同一邮件会话中的其他邮件,一键搞定

(6)多标签、待办、提醒、备注,更多的邮件管理方式;
要更好地分类邮件,一个标签怎么够?自定义多标签帮助您
点击星标即可一键标记待办
对待办邮件增加提醒
在读邮件时,可以对邮件添加备注,让您处理邮件更轻松

(7)附件预览
对于常用的办公附件,可以对附件进行预览(需要安装Office2007以上版本支持)

(8)写出更专业更美观的邮件
支持动态拼写检查,英文邮件更放心
支持10.5号字体,更标准美观
快速文本,帮助您快速输入常用文本
回复邮件时在原文中进行批注
附件缺失检查,支持自定义检查字符串
保存收件人组合,选择常用收件人更方便

(9)写邮件支持后续标志
在邮件附带提醒,提请收件人注意;或者提醒自己跟进邮件的回复

(10)地址簿支持多级文件夹
可以更准确地表现复杂的组织架构

(11)常用文件夹
统一查看所有未读、所有待办、所有附件,您也可以将最常用的收件箱等文件夹拖动到这里

(12)自定义快捷键
常用操作快捷键支持用户自定义,选择您习惯的快捷键

(13)快速回复
不打开回复窗口,在读邮件页面直接进行回复

(14)分别发送
对多个人进行一对一发送,每个收件人将收到单独发给自己的邮件

(15)其他改进
改进了RSS的阅读体验
提高了贝叶斯反垃圾的性能

更详细改进,请关注Foxmail主页。

=====================
3. 安装
=====================
运行安装程序,如果有Foxmail程序正在运行,请先关闭运行中的Foxmail。
执行Foxmail安装程序,按照向导提示进行安装。

注意:Foxmail 7.0 与之前版本相比,采取了不同的数据格式,在安装Foxmail 7.0 时,建议您安装在不同的目录。Foxmail 7.0 可以与以前版本的Foxmail同时运行。

=====================
4. 使用
=====================

您可以免费使用此软件。
您也可以免费复制、分发和传播无限制数量的此软件,但不能用于商业目的的分发,如捆绑,销售,集成等。
同时您必须保证每一份复制、分发和传播都必须是完整和真实的。

===================

腾讯公司
2011年8月

发布于 2011 年 08 月 20 日 by in 默认

标签 with

惊诧:赶上shoppybag关站前的末班车   [点评]

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101818201859438666306/posts/MnqbuoUx9fE

三天前,收到一位朋友发来的shoppybag.com邀请加入信。
当时误以为是我刚访问两天amazon旗下的shopbop网站。

于是用shopbop账户尝试登录,连续几次失败。
再仔细看,不对呀,网站风格不一致,amazon那家也不是SNS推荐型的电商网站。
心想,既然朋友推荐的,那就试试呗。

注册shoppybag时,要求连接gmail通讯簿,以匹配已经在shoppybag的朋友。
是的,授权访问Gmail通讯簿,也找到几个朋友,然后就几下子怎么样退出了。

闲话不叙,今天进入Google账户:
“您已授予下列服务对您 Google 帐户的访问权”
https://www.google.com/accounts/b/0/IssuedAuthSubTokens
取消之。

您已成功撤销 shoppybag.com 对 Google 通讯录 的访问权

收到以我名义发送的shoppy病毒邮件的朋友,抱歉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发布于 2011 年 08 月 04 日 by fishers in Spam

标签 with ,

你说的“养儿防老”是啥意思呢?   [点评]

有位外国记者说,有些小孩被拐卖的父母去报警,公安部门还不处理。我没看到我们这里有这种情况。建议记者把诺大的中国划划小,学学北京那个什么网格化管理。大而化之的报道,有时不能体现中国广大地区间的差别。

这就像二十年前我在上海就发现上海的市民力量较为强大,市政管理也较令人满意。而现在长三角地区的市民/市政力量都有增长。但是出了上海经济圈这个圈子,全国其他地方彼此差别还是很大吧。

这个事情让我想起一件事情。

大概2年前,有一篇报道说美国有一华人父母家庭,两位父母都是教授,他们写文章批判养儿防老这样的传统,对自己儿女明确说不需要儿女养老,认为养老在现代社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责任。说的就是家庭养老转到社会养老这么个现代趋势。我本人也认可,但对两位有问题的华人教授言语中对养儿防老概念的决绝批判,不能理解。当时不明白这两位缘何对养儿防老这种传统观念如此厌恶。

我后来就继续注意这个事情。随后发现,任何观念都是有具体缘由的。

我的亲戚/朋友中,有两位江西人。

其中,有一位嫁给本地人,很快她的父亲就从江西过来,住在女儿家里;他的父亲大概也就四十多岁,明明还可找工作赚些钱,这样也可替女儿家分担点,可是他却什么都不干,嫌苦,就替女儿洗衣服、带孩子、烧饭,然后再伸手要钱每天找人打牌玩。

按照我们家乡这边的风俗,父母老了,只要能自己干活,绝不依赖或者拖累儿女;现在新农村社保已经覆盖,而在以前农民养老是没有社会保险的,养老只能看三样:自己勤劳、自己儿女和政府孤寡福利。其中,有儿女的老人,养老主要就靠自己和自己的子女。儿女孝顺就幸福些,儿女不孝顺或没出息就主要靠自己。

这位正在盛年的江西父亲,在独生女儿成家之后就来到嫁出去的女儿家,坐吃。这在我们本地的观念中,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的父亲如果是本地人,肯定会被人背后议论和瞧不起。可是在江西,这做法可能就是社会的养儿防老惯例,是民间共识。

补充一句:这位江苏父亲的女婿家,也有两位老人健在,年纪也要比这位亲家要大很多,大概60来岁,都还干活。老太还在菜场卖菜,甚至卖菜路上被车撞断了腿,还熬着干活。这两位老迈的父母,从不给儿子家甜麻烦。甚至不愿意去医院看病。相比之下,差别真是太大。

这个观察在另外亲友那边得到印证。这另外一位亲友,她也是从江西来的,老家在江西一个山区。据说江西家里承包有几座山,所谓靠山吃山。但是靠山还不够,还要将山里的野菜(野山菌什么)、竹笋运到山外去,慢慢地家里人都出来做小生意,她随着两位姐姐一起到这边来打工,家里两个弟弟后来也随着他们出来。她呢,做饭店服务员,后来就找了个本地厨师做老公,两人结婚时,他的父母要来住到女儿家来。很奇怪,这种习惯在我们这里是不接受的。其实他的父母到这里来小住,也没什么。可是他的父母是不做事情的,就是说他们只是来做客吃住,什么自己的衣服什么的也是不洗的,不做事。这可就不行了,当时男方就不接受。后来她生小孩,母亲也来看,可是小孩子小衣裳什么的,母亲不做也不买,更别提带孩子了。

这就是江西的养儿防老。老了的意思,就是不做事,靠子女。

与我们这边对养儿防老的观念不甚相同。我们这边,农村里要是老了的话,如果爬走不动,再靠子女。如果自己能走能动,那就不靠儿女。这也是我们这边的共识,不管是小孩,还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是这样的观念。

这样的养老观念,以前我以为中国汉族人都差不多,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起码江西就不是,起码安徽也不是。

我猜,那两位父母教授心目中,想的、看到的“养儿防老”,其实也就是江西式的、依赖式的养儿防老。

他们籍贯到底是哪里的人,我不知道。但我猜不是我们家乡的。在我的家乡,“养儿防老”是积极的一个概念,主要是儿女的一个责任。每一个儿女的心中,都有要对未来父母年老体衰负责的心。即使是连坐式的新农村社保,也无法改变这种内心的责任。

观念交互有助于全面看问题。上面说的“建议记者把诺大的中国划划小”,也就是这样的意思。

发布于 2011 年 08 月 01 日 by fishers in Spam

标签 with

什么三毛二毛的… (作者:徐静波 写于:2011-01-04)   [1评论]

摘自:http://www.forbeschina.com/life/review/201101/0006525_2.shtml

进入1988年,台湾和大陆的关系处于缓和,我极力鼓励三毛回大陆探亲。三毛开始时还心有余悸,担心会不会被大陆拘留,因为她的爷爷是“地主”。我把三毛的这一顾虑转告给了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人说:“欢迎她回来,一切接待与安全,均由我们负责”。我把这话传给三毛后,三毛说:“我不需要大陆接待,能让我自由地走就行”。

过了年,三毛正式通知我,计划在4月份回大陆,名义是给爷爷扫墓。交代我办四件事:一是安排在大陆的全部行程;二是落实在舟山老家的扫墓事宜;三是安排在杭州治病;四是争取叫出版社付稿费。

在三毛接近来大陆的日子,单位领导说:接待三毛是大事,你就休假去忙吧。于是,我不用上班,到处出差,落实接待。但是,后来我发现,在大陆,突然间冒出来许多三毛的亲戚来。

1989年4月份,三毛从香港抵达上海,然后先去看了张乐平先生,因为张老画了漫画《三毛流浪记》,让原名叫“陈平”的三毛有了自己的可爱笔名。接下来,三毛去了苏州,游了当时大陆人还不知道的“周庄”,还蹲在油菜花的田野里哭了一顿。

三毛在家乡见到自行车,一定要骑一回。这是我给她拍的照片。

离开苏州后,三毛转杭州去老家舟山,结果兴冲冲自己要试着打电话订出租车,还细声细语地对接电话的出租车队人说:“我是三毛”。对方老兄很不客气的回了一句话:“什么三毛二毛的,你神经病啊”。这句话让三毛没吃晚饭。后来,我把这事告诉给了媒体,于是变成了很大的“统战问题”。后来,车队领导带了人拿了花到酒店来向三毛道歉,三毛对我说:“你给我挡回去”。

前几天,我去舟山出差,舟山电视台对我做了一个专访,资深播音员伟生先生送给我一份礼物——三毛当年回舟山探亲的录像,里面有我的许多镜头。其中一个我和三毛以及他的堂哥陈懋文先生一起站在船头陪着三毛哭的镜头很经典。

三毛的爷爷是舟山人,从小在上海做生意,有一点钱,还在家乡小沙办了小学。后来因为成了“地主”,在50年代,作为清算对象,遗体还被挖出来暴晒数天。其实,三毛爷爷的坟墓已经找不到了,当地的亲戚在大概的位置,赶在三毛到来之前重新修建了一座空坟。

去小沙之前,三毛嘱咐我准备两样东西,一是一个小盒子,准备装一点爷爷坟头的土,另外准备一个瓶子,装一瓶老家的井水,带给在台湾的爸爸妈妈。

好在老房子还在,祖宗祠堂也在,让这一次祭祖的活动搞得很体面。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发布于 2011 年 07 月 26 日 by fishers in Blogger

标签 with

深有启发:托克维尔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解释   [点评]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被公认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一部经典之作。在这部著作中,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后果提出了一种开创性的解释。这种解释并没有给出一种完美的结论,而是提出了引发后来者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托克维尔明确指出:“它(大革命)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确,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只是它将一块一块地塌落,不会在一瞬间崩溃。大革命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这就是大革命的业绩。”这段话可以说是表达了托克维尔解释的核心思想:大革命乃是旧制度下社会演进的结果。
  在深入研究旧制度的权力结构之后,托克维尔指出:“如果认为旧制度是个奴役与依附的时代,这是十分错误的。”他发现,旧制度乃是向今天人们所说的“现代性”过渡的转型阶段,是两种体制的复合体,一方面是日益衰落的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残余,另一方面是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制。正是这种社会转型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法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促成了大革命的爆发。这种因果联系恰恰与人们想象的那种”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方式相反,而是以一种悖论的方式发生的。
  托克维尔通过比较研究,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一个吊诡现象:“有件事看起来使人惊讶: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就欧洲而言,法国当时并不是封建权利最深重的地区,相反,它却是封建权利压迫最轻的地方。这是因为法国早已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农民完全摆脱了领主的统治,而且已变为土地所有者。但是,正因为如此,农民对残存的封建权利就更难忍受。作为土地所有者,农民才会对封建制度强加在地产上的多种负担感到痛苦和愤慨;贵族不再拥有统治领地的权力,贵族的特权乃至他们本身的存在也就愈加可疑。也就是说,不是贵族个人变得穷凶极恶,而是封建制度的瓦解引起社会心理的变化:“封建制度已不再是一种政治制度,但它仍旧是所有民事制度中最庞大的一种。范围缩小了,它激起的仇恨反倒更大;人们说得有道理:摧毁一部分中世纪制度,就使剩下的那些令人厌恶百倍。”

不过,相比之下,托克维尔认为,各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之所以加剧,主要是中央集权制的作用。

与许多人的看法相反,托克维尔认为,中央集权制不是大革命的产物,而是旧制度的产物。法国在大革命前已形成欧洲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在王权中央形成了一个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于一身的统一权力机构,有中央政府派出的各省总督总揽了地方政府的全部权力,中央集权制的政府几乎达到了对全国的全面绝对控制;更有甚者,旧制度实行官员保护制,专横地庇护大小官员。这样,中世纪各地区、各人民团体和个人的政治自由权利也统统丧失了。这里应该指出的是,托克维尔显然是把政治专制与行政集权混为一谈了。

托克维尔承认,这种中央集权政府是旧制度的一项成就,是旧制度下“所有活着、动着、生产着的东西”的“新的根源”,也是旧制度中唯一在大革命后保存下来并且能够适应新社会的政治体制。但是,他也发现,这种单一的中央集权制既是旧制度时期社会动力之源,也很容易成为千夫所指之的。“由于中央政权摧毁了所有中间政权机构,因而在个中央政权和个人之间,只存在广阔空旷的空间,因此在个人眼中,中央政府成为社会机器的唯一动力,成为公共生活所必须的唯一代理人。”结果,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中央集权政府的绝对依赖,而这种绝对依赖又很容易转变为另一个极端:当中央政府不能满足人民心愿时,便产生人们对中央政府的极端仇恨。由此托克维尔得出结论: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和巴黎的至高无上地位,是法国多次革命的主要条件之一。

托克维尔还发现,正是中央集权制的发展,造成法国阶级分离的加剧,使法国社会变成一点即炸的火药桶。首先,三级会议的停开,使得第三等级(主要指资产阶级)与贵族在公共生活中再也没有联系。其次,与一般人们想象的相反,贵族的种种免税特权不是中世纪的遗存,而是中央集权制发展的结果。王权逐渐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力,但是,为了安抚与王权对立的贵族阶级,作为一种交换,“自15世纪到法国革命,免税特权一直不断增长。”贵族享有的各种特权尤其是免税特权彻底导致了资产者与贵族的不平等和互相孤立。第三,为了获取免税特权,资产者设法住进城市并在城市中获得职位,这就导致了资产者和农民的分离。第四,农民成了被遗弃的阶级。不仅其他阶级都离弃农民,而且政府对农民极其冷酷无情:把各种捐税徭役负担强加给他们,以严酷的司法对待他们。各阶级之间彼此隔离的恶果,一方面是“再也组织不起什么力量来约束政府,(但)也组织不起什么力量来援助政府”,也就是说,政府实行分而治之,最后陷入孤家寡人;另一方面是,分裂的不同阶级彼此形同路人甚至仇敌,“在被重重障碍长期隔绝之后彼此重新接触时,他们首先触到的是他们的伤痛处,他们重逢只不过是为着互相厮杀。”

在分析促成大革命爆发的众多直接因素时,托克维尔论及思想文化、宗教习俗、民族特性等,但是他主要强调启蒙运动和王权改革所起的作用,由此进一步揭示了诡异的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因果链条。

启蒙思想为大革命做了准备,这是常识。民主派把大革命视为启蒙思想的正义原则的实现,保守派则把大革命归咎于文人的蛊惑。与他们不同,托克维尔所要探讨的是启蒙思想的思维特征及其得以产生和传播的社会条件。

托克维尔发现,启蒙思想渗透着“抽象的文学政治”,主张“用

  1789年7月14日的巴士底监狱暴动

简单而基本的、从理性与自然法中汲取的法则来取代统治当代社会的复杂的传统习惯”。这种文学化政治思维之所以形成和传播,是因为法国缺乏政治自由。与英国不同,法国研究治国之道的作家与统治国家的人形成两个明确分割的区域,作家们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因此他们只会高谈阔论。热衷普遍性的理论,对于文人来说可能是美德,但对于政治家来说则很危险。至于为什么这种文学化政治思想会支配法国的政治生活,托克维尔则主要不是分析启蒙思想家和其他文人的作用,而是强调旧制度下法国人的普遍精神特征。在缺乏自由政治制度的国度里,普通人身受旧制度种种弊端之苦,但看不到医治具体社会病的药方,因此很容易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维:“要么全盘忍受,要么全盘摧毁国家政体。”贵族、资产阶级因长期被排斥在公共生活之外,缺乏政治经验,因此对于那种文学化政治理论的危险性毫无所知。贵族甚至把那些文人待为座上宾。国家高级官员也只精通行政事务,而不懂得治国安邦的根本法则,不能理解和预见社会潮流的动向及后果,因此也盲目地接受时髦的政治言辞。结果,全体法国人都“抛弃了现实社会,沉湎于虚构社会。人们对现实状况毫无兴趣,他们想的是将来可能如何,他们终于在精神上生活在作家建造起来的那个理想国里了。”

旧制度政府推行不彻底半途而废的改革反而刺激大革命的爆发,这是托克维尔的一个独到重要发现。他指出,路易十六统治时期作为末代王朝却是迄当时为止社会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认为,尽管整个社会机器破旧简陋,但是这背后有两台发动机在推动公共繁荣,一是以上层阶级为标志的整个民族的觉醒,二是“依旧强大却不再实行专制、到处维持秩序的政府”。与我们的“常识”相反,在托克维尔笔下,路易斯十六政府乃是一个开明君主政府:国王实际上尊重和服从公众舆论;政府鼓励经济发展、实施公共工程;路易十六还尝试改革,屡试屡败、屡败屡试。但是,恰恰是路易斯十六政府的局部的开明、改革措施加速了大革命的爆发。托克维尔描述了这其中的微妙之处:

政府发起各种公共建设事业,与政府有金钱关系的人数惊人地增长,许多人萌发了发财暴富的欲望,但是,专制政府的财政管理不善使得宫廷的劣迹变成了千家万户的私人灾难,与政府关系最密切、最维护政府的那批工商业资产阶级也就变成了最激进的改革要求者;

国王和政府官员公开讨论社会政治弊端,国王屡屡试图减轻下层民众的负担,如废除农民的劳役制和手工业的行会,再如为消除额外增派而实行军役税公开措施,甚至要废除贵族的免税特权,这些口惠而实不至、半途而废的改革只是起了唤起民众不满情绪的作用;

波旁王朝任意侵犯民众的私有财产,对所欠私人借款拖延抵赖,在饥荒时期强行实施征集制、食品强制出售和最高限价等措施,对穷人实行严酷而不公平的司法措施等等,这些都是政府现身说法对民众进行革命方式教育;

大革命前夕(1787),路易斯十六政府对司法部门、省级行政机构进行改革。这项改革“希图一举变革旧的方法、一下子匡正积年沉疴”,但是改革打乱了原有的权力秩序,使得每一个公民仿佛觉得“国家政府突然间更换了所有官员,更新了所有准则……所有法国人感受到了一种微小的特殊波动。”在这种人心普遍浮动不安的情况下,“最后一击便使它(国家)整个动摇起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最大的动荡和最可怕的混乱。”

托克维尔总结说:“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冲塌神圣罗马帝国大厦的力量来自西方。1789年法国爆发了革命。在资产阶级的压力下,从中世纪早期延续至今的封建社会制度被荡涤。三权分立和人权保证了所有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普鲁士和奥地利企图以武力对这个邻国的事务进行干涉,结果惨遭失败,引起了革命军的反攻。在继承了法国大革命遗产的拿破仑军队的冲击下,神圣罗马帝国最终土崩瓦解。法国占领了莱茵河左岸。为了赔偿这些地区前主人的损失,进行了牺牲较小的,尤其是宗教的侯爵领地的大规模土地重划:根据1803年的帝国代表联席会议的决定,大约400万臣民换了君主。中等邦国坐享其成。它们中间的大多数于1806年在法国的庇护下结成莱茵邦联。同年,弗兰茨二世皇帝退位,神圣罗马帝国就此寿终正寝。

法国大革命并未蔓延至德国。虽然在过去的年月里这里一再有个别人士试图消除贵族和市民阶层之间的界线,也有重要人物将西边的变革当作新时代的开始来欢迎,但是革命的星星之火却无法跃至德国,因为同中央集权的法国相反,帝国的联邦制结构阻碍着新思想的传播。除此之外,革命的发源地法国对德国人来说,乃是敌人和占领国。同拿破仑的斗争实际上变成了一场新的民族运动,最后上升为解放战争。社会变革的力量对德国不无影响。首先在莱茵邦联诸国,然后是普鲁士开始进行改革(同施泰因、哈登贝格、沙恩霍斯特威廉·冯·洪堡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其目的是最终拆除封建障碍,建立一个自由的、担负起责任的资产阶级社会:废除农奴制、实现营业自由、城市自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普遍服役义务。但是,许多改革方兴未艾就半途而废。公民在大多数情况下仍不得参与立法;只有几个主要在德国南部的邦君迟疑地制定了宪法。

 

来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189.htm

发布于 2011 年 07 月 23 日 by in 默认

标签 with

历史:甲午海战发生于鸭绿江口的黄海海面   [点评]

历史由断片瞎拼而成:
1、中日甲午海战发生年代:清帝国失去朝鲜宗主国地位,日本试图取而代之。
2、日本帝国崛起东亚的的时代:明治维新与军国主义前后衔接,此战获胜主导未来200年。
3、清帝国在鸦片战争之后曾面临数十年的和平发展时期,但因麻痹而不思进取,终大败于日本。
4、清帝国在失败后,曾通过向西方列强借款度日,从而走向没落。
5、八旗军队面临可耻的失败,特权让他们成了一堆躺在特权之上的废物。
6、清末朝廷仰仗北洋水师却不思进取,终因军队溃败而一蹶不振至垮台。
7、北洋军阀后来是影响国家走向的主政者。新式军队是民国崛起的基础。
8、共产党为主建立的新中国,是一段复杂而新的当代史。
9、重塑中国精神正在当代,需要上下求索。
10、就人文精神上,不必寻找简单偶像。

发布于 2011 年 07 月 14 日 by in 默认

标签 with , ,

ghs 复活   [点评]

奇怪,ghs主机屏蔽也快两年了吧?突然就没来由这么解禁几周了,有关部门想要干什么?
这回,ghs什么时候又会被关?

发了帖,就这么看看。

发布于 2011 年 06 月 19 日 by fisher in 默认

标签 with

在此键入标题   [点评]

在此键入标题

发布于 2011 年 05 月 26 日 by in 默认

文章2 试试   [点评]

文章2  试试

发布于 2011 年 05 月 25 日 by in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