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谷歌化 摘自:wiki.keso.cn   [点评]

让我们忘记魏泽鲍姆的信息焦虑。这次采访非常有趣的地方在于他特别强调提出正确问题的艺术。魏泽鲍姆警告我们不要不加批评地使用“ 信息”这个词。“计算机里的信号不是信息。它们不过是信号,把信号变成信息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解释。”而解释依赖于人类大脑的劳动。按照魏泽鲍姆的说法,因特网的问题在于它邀请我们把它看作特尔斐的神谕(Delphic oracle),为我们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因特网不是自动售货机,你只要投币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关键是获得适当的教育以便提出正确的问题。一个人学会提出适当问题最重要,为此需要接受教育和具备专业知识。高水平的教育不能通过轻易发表言论而获得。魏泽鲍姆“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随便地往档案中扔些东西就像随便从中捞出些东西一样没有多大意义。”交流本身并不产生有用和持久的知识。

魏泽鲍姆把不受挑战的对问题的信仰(搜索引擎)和“问题”文本的兴起联系起来。计算机被介绍为“笼统的问题解决者”,其目的是为任何问题提供解决办法。人们被邀请把生活委托给计算机。魏泽鲍姆说“我们遇到问题,问题需要答案,”但是我们不可能把个人的和社会的紧张关系确定为问题后就获得解决。我们不需要 Google和Wikipedia,需要的是“仔细审查和批评性思考的能力”。魏泽鲍姆解释说这就像听见和听的区别一样。批评性理解要求我们先坐下来听,然后要阅读,不仅要辨认,还要学会解释和理解。

发布于 2008 年 11 月 16 日 by kylin in 未分类

Tagged wit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